德教读音:[dé jiào]
详细解释
道德教化。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巨室之所慕,一国慕之;一国之所慕,天下慕之;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。” 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材能》:“夫人材不同,能各有异……有德教师人之能。” 唐 元稹 《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果毅别将制》:“朕闻德教加於四海,则远人斯届。”
指德育。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辛部第十三章:“若其公理乎,则德教、智教、体教之外,以实用教为最重。”
百科解释
由潮阳县和平人杨瑞德创立的德教,如今已盛行于东南亚各国,是以道为主的宗教。德教的宗教活动场所称为“阁”。在阁中,德教供奉老子(道教的太上老君,即道德天尊),左右两侧奉祀柳春芳和杨筠松等师尊。在前面供奉称为玉皇天尊、关帝、吕祖。另外,还设有道济师尊(济公)和观世音的拜殿。具有明显的五教合一的趋势。即儒教的忠恕,道教的崇德,佛教的慈悲,基督教的博爱,伊斯兰教的慈恕。一些学者甚至用“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的华人宗教”等字眼来描述德教,将其做为当代华侨社会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现象加以研究。但我以为要完整地理解德教,还得回到它的母体上来,那就是潮汕民间的多神崇拜和在宗教信仰上的实用性倾向。